top of page

【專病探討】頸椎病


都市人工作忙、工時長壓力大,加上工作姿勢不良,肌肉容易長期處於緊繃狀態,不良姿勢如彎腰駝背,對著電腦時頭部往前傾,頭部重心往前移,令頸椎承受額外的壓力,令肌肉的負荷大大增加,加上情緒緊張,容易形成頸部勞損,包括頸椎骨增生,頸項韌帶鈣化,頸椎間盤萎縮退化等改變,當此類勞損性改變影響到頸部神經、頸椎動脈或頸部脊髓時,即可發生頸肩痛、頭痛、頭暈、上肢痹痛、甚至萎軟無力等症狀。 病因: 1. 先天畸形:頸椎隐裂、頸椎融合、頸椎髓管狹窄等等。 2. 急性頸椎損傷:頸椎的外傷、輕度骨折(包括壓縮性骨折或邊緣的撕脫性骨折)、頸椎及其小關節輕度移位、頸椎纖維環損傷、頸椎間盤突出症等等。 3. 慢性勞損:長期低頭工作引致頸椎關節囊、韌帶鬆弛、或部分撕裂剝離等破壞了頸椎關節的穏定性,從而加速了頸椎的退性改變。 4. 風寒濕痹:年老體虛、腠理疏鬆、氣血衰弱、筋骨失於濡養,風寒濕邪易於侵襲,阻滯經絡,氣滯血瘀,形成痹症,引起症狀。 5. 肝腎虧虛:肝藏血主筋,腎藏精主骨。隨著年齡增長,臟氣衰退,筋骨也隨之發生退行性改變,而出現各種症狀,以頸腰椎先發病,發生於頸椎者即為頸椎病。 症狀: 1. 頸型:頸肩背疼痛反覆發作,發作時頸項疼痛,延及上背,不能俯仰旋轉。個別患者伴有眩暈或偏頭痛,每次發作3-5日後,可有一段時間的緩解期,形似落枕。 2. 神經根型:頸部活動受限,頸肩疼痛,一側或兩側後枕部或肩及上肢放射痛,上肢和手部麻木感,後枕及上肢皮膚的感覺障礙,肢冷,肌力減弱致持物墜落等。 3. 椎動脈型:頸肩痛,後枕痛,頭暈、惡心嘔吐、頸源性眩暈、猝倒、持物落地、耳鳴耳聾、應對不清。上述症狀常因頭部轉動或側彎改變位置而誘發或加重。 4. 交感神經型:後枕痛、頭重、頭暈、偏頭痛、心悸、胸悶、肢冷汗出、膚溫低、手足發熱、四肢酸脹、個別患者可出現聽覺或視覺異常。 5. 脊髓型:可出現一側或兩側上肢或下肢麻木、痿軟無力、頸顫臂抖。個別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不完全痙攣性癱瘓,如活動不便、步態笨拙、走路不穩、臥床不起等等。嚴重的甚至呼吸困難、四肢肌脹力增高、腱反射亢進、淺反射減弱或消失、出現病理反射等感覺或運動障礙。 6. 食道壓迫型:食道不暢,咳嗽,聲音嘶啞等。 7. 混合型:同時存在以上兩型或以上的各種症狀。 確診頸椎病的4大原則: 1. 如臨床表現與X線片所見均符合頸椎病者,可確診為頸椎病。 2. 如具有典型頸椎病的臨床表現,但頸部X線片尚未出現明顯異常, 在除外其他疾病的前提下方可確診為頸椎病。 3. 臨床上無主訴與體征,但頸部X線片異常,不應診斷為頸椎病, 但可對頸部X線片上所見的陽性徵在病歷上加以描述。 4. 必須注明屬於哪一類型頸椎病。 中醫治療 以傳統中醫理筋正骨手法及/或針灸,配合中藥外敷及內服,恢復頸椎的正常生理孤度,擴大椎間隙和椎間孔,以緩解對神經血管等的壓迫刺激,增強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病變組織的修復。 如何預防頸椎受傷: 1. 避免用頸部載重物。 2. 避免用脖子挾著話筒講電話。 3. 避免坐著睡覺、打瞌睡,這樣容易落枕、扭傷脖子。 4. 睡覺枕頭不宜太硬,太高。

最新消息
文章分類
最新文章一覽
熱門標籤
尚無標記。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