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脈枕的兩端】藥材的乾燥方法

  • 註冊中醫師 林振邦
  • 2019年8月25日
  • 讀畢需時 1 分鐘

初步揀好後,然需要確定藥材的乾燥方法,需要注意藥物的性質和產地天氣,並不能劃一的。常見乾燥方法,傳統上主要有曬乾、陰乾、烘乾、風乾四種。也有一些熏硫法。亦有焗乾、炒乾、微波等方式。

曬乾:簡單曬乾總是了的,然而也要注意天氣。例如一些草類藥,在南方其實曬乾亦甚難,所以往往選擇北方貨,在道地性許可下,曬乾做得更好,整體質量更高。例如益母草,好貨可以有草香氣,不好的曬乾貨仍然有濕霉味。

風乾:當歸在甘肅可以用風乾的方式處理,既不發霉也不乾枯,這是神奇的天氣平衡,歷經千百年摸索出來的傳統。

陰乾:例如玫瑰花,怕曬走色。還有一些揮發油含量較多的藥材,過曬容易走味,所以採用陰處風乾。這當然是乾燥地區專屬的方法,在下於北京藥廠時,藥物攤出避光,自然而然就會陰乾。

烘乾:傳統白朮,有曬朮和烘朮兩種,現在我們見到烘朮多曬朮少。主要是烘朮更容可保存,在柴火附近烘,乾燥又油份可保持,火候功夫其實不少,並非簡單事。而部份藥材烘乾更講究生火源料,例如龍眼肉,如果在烘熏中讓藥材更香更濃,其中知識與技術均需長期實踐反覆測試反可。

我們這就簡單說完基本的乾燥方法,以後再談其中的問題和當代的處理。

圖: 互聯網


Comments


最新消息
文章分類
最新文章一覽
熱門標籤

​觀塘 I 黃埔 I 土瓜灣 I 大圍田心 I 將軍澳尚德 I 粉嶺碧湖 I 粉嶺中心 I 粉嶺花都 I 粉嶺逸峰

© 2007 by HONG-KAI CHINESE MEDICINE CLINIC LTD.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