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黃醫師專欄】中醫經絡(4)足陽明胃經


手陽明大腸經《靈樞·經脈》曰:胃足陽明之脈:起于鼻,交頞中(指鼻根) 旁約太陽之脈,下循鼻外,入上齒中,還出挾口,環唇,下交承漿 (頦唇溝中央),卻循頤(口角後,下頜部) 後下廉,出大迎(下頜角前1.3寸骨陷中),循頰車(下頜角前,咬肌中) ,上耳前,過客主人(即上關穴,當耳前顴弓上緣),循髮際,至額顱 。

其支者:從大迎前,下人迎(結喉兩側),循喉嚨,入缺盆,下膈,屬胃,絡脾。其直者:從缺盆下乳內廉,下挾臍,入氣街 (氣衝部,當股動脈搏動處) 中。

其支者:起于胃口 (胃之下口,幽門部),下循腹里,下至氣街中而合。──以下髀關 (髂前上棘直下,縫匠肌外側),抵伏兔(大腿前正中部),下膝髕中,下循脛外廉,下足跗(足背),入中指內間。

其支者,下三寸而別,下入中指外間。其支者:別跗上,入大指間,出其端。

從足陽明胃經的循行可以知道其屬胃絡脾,是治療脾胃病時的重點考量經絡,比如急性胃痛的時候可以點按梁丘穴,為胃經的郄穴,對治療急性的胃痛有特效,若是慢性胃痛,可以點揉足三裏穴,可以健脾益氣。在用藥時,可知道調節脾胃之氣機運化,可治療胃痛。

當然,足陽明胃經也經過咽喉,若是咽喉有痰感,大家可在丰隆穴點按,丰隆穴為治療痰飲的要穴,不只可治療這種慢性痰多的症狀,也常應用在高血脂等疾患上。在用藥時,若是能健脾胃,則痰飲無生化之源,可治痰飲之本。

圖: 互聯網


 
最新消息
文章分類
最新文章一覽
熱門標籤

​觀塘 I 黃埔 I 土瓜灣 I 大圍田心 I 將軍澳尚德 I 粉嶺碧湖 I 粉嶺中心 I 粉嶺花都 I 粉嶺逸峰

© 2007 by HONG-KAI CHINESE MEDICINE CLINIC LTD.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