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專病探討】痛經的針灸治療


不少婦女在月經來潮時會感到下腹部疼痛,疼痛可於經期前、後或行經期間發生,程度輕者只感到隱痛綿綿,嚴重時連帶整個腹部出現拉扯痛,伴隨有發冷、出汗、惡心欲嘔等反應,嚴重時甚至要臥床休息或服用止痛藥物,如這種情形發生持續超過三個月經周期,便屬於中醫的痛經病或經行腹痛,最早載於《金匱要略‧婦人雜病脈症並治》。

運用針灸治療痛經首見於《針灸甲乙經》:「女子胞中痛,不以時休止,天樞主之。」痛經發作時多因寒邪凝滯,或由於情志傷損引起肝氣鬱結,氣血運行不暢而出現氣滯血瘀,不通則痛,這屬於實證痛經。有一部份患者素體陽氣虛弱或先天稟賦虛弱,氣血不足,肝腎虛弱,或後天房勞過度致沖任空虛,胞脈失養而發生痛經,這屬於虛證痛經。

實證痛經的總治療原則為行氣活血,溫經止痛,寒邪凝滯引起痛經常見經前或行經時小腹冷痛,重則痛引腰背,得熱痛減,伴隨經行量少,色暗有血塊,平時容易怕冷,大便易爛等。中醫治療寒邪凝滯的痛經以溫經散寒出發,針灸選穴有陰交、水道、三陰交等,有調和沖任的作用,配合熱敷或照射頻譜儀加強效果。至於因情志因素影響肝氣鬱結、氣滯血瘀的痛經,疼痛與情緒有關,呈脹痛,月經可伴有血塊或經色紫暗,容易胃脹等。肝鬱氣滯痛經的針灸治則為活血行氣、通絡止痛,可用地機、次髎、三陰交、太沖穴疏肝行氣。

虛證痛經多屬肝腎氣血不足,可見月經量少色稀,平日容易感到疲倦腰痠,常常頭暈、耳鳴,夜尿頻密,治療原則為補益氣血、調和沖任。針灸治療可選命門、腎俞、足三里、關元穴,利用針刺配合溫針或照射頻譜儀治療。

除痛經外,不少婦女會同時出現月經的異常,包括血塊增多、行經量過多或過少、經期延長等。除對婦女構成周期性不適外,鑒於月經是否正常是衡量一位婦女身體是否健康的重要指標,月經異常間接反映婦女健康不理想,不但影響身體,也可影響精神和情緒。中醫藥及針灸治療痛經及其他婦科疾患既針對病狀,亦針對病因進行調治,效果理想。

最新消息
文章分類
最新文章一覽
熱門標籤
尚無標記。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