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專病探討】從中醫角度認識情緒病 -上


現今情緒病越來越普遍,偶有新聞講述情緒病患者自殺或甚至有傷害他人的行為,可見每個人也隨時要面對此病。但情緒病其實不如想像中恐怖,是可以治療的,只是不像感冒般一週可癒,而要一段長時間治療。焦慮症、抑鬱症、強迫症等都是屬於大眾認識到的情緒病,這些患者除了情緒受困外,都伴隨有不少生理不適,例如失眠、心悸、頭痛、疲倦、腸胃不適、不明痛症等。一般患者性格偏於執著、要求高、有完美主義、緊張、情緒易波動,加上一些外在壓力,例如工作不順利、家庭問題、長期患病、親人離世、酒精或藥物等影響而引發情緒病。一般情況下西醫會建議以藥物配合心理治療,此時患者往往擔心對藥物依賴不能停藥,或擔心停藥後復發,或適應不了西藥的副作用,因而尋求中醫治理。而中醫經辨證後,可透過中藥或針灸等方法調節臟腑機能,改善情緒及生理問題。但當中機理如何, 很多人都不明所以。此篇透過解釋情緒與臟腑之間的關係,讓大家了解中醫對此病的認識。

五臟、七情與情緒病之關係

人有七情,包括怒、喜、憂、思、悲、恐、驚,當中可簡化為「怒、喜、思、悲、恐」,合稱為「五志」。五志對人體氣機之流動皆有影響,古云:怒傷肝,怒則上氣;喜傷心,喜則氣緩;思傷脾,思則氣結;悲傷肺,悲則氣消;恐傷腎,恐則氣下。人發怒時會令氣機向上逆,長時間嬲怒或過於忿怒會令肝氣上逆,傷及肝臟;喜悅時,氣是緩和的,但如過於歡喜,例如中了大奬,或夢寐以求的事成真時,可令心氣渙散,傷到心神;思慮過多時,氣會停滯不暢,影響脾臟功能;悲傷時容易造成氣的消散,引起肺氣不足,易於誘發氣喘或呼吸道毛病;恐懼時氣會向下行,腎氣受損,容易造成疝氣或生殖泌尿系統毛病。可見七情過極會引發臟腑毛病,臟腑失調時亦易百病叢生。

另一方面,因患各種疾病引致臟腑失調時,情緒亦易受影響。肝氣虛時會易於恐懼,俗語亦有稱之「膽怯」、「細膽」,這是由於肝膽是互為表裡的臟腑;肝氣不暢、有實邪停滯於肝時,情緒會表現為易於忿怒。心氣虛時會易於悲傷欲哭,有實邪犯於心脈時,心竅閉阻,會致笑不休止,狀如瘋癲。然而,各種情緒亦可互相制衡,避免七情過極。古云:悲勝怒,怒勝思,思勝恐,恐勝喜,喜勝悲。當忿怒時可多想一些悲傷之事;思慮過多,欲罷不能時,可想一些忿怒之事;當極度恐懼時,可多思考事情始末;遇人過於歡喜失於常態時,可用一些可怕的事物稍為驚嚇他;當人處於悲傷狀態時,則應做一些平時喜歡做的事,或聽聽笑話,可幫助氣復常態運行。

由於五臟跟情緒有莫大關係,當情緒出現異常時需及早調節,以免發展成各種各樣的不適,造成惡性循環,因病患亦會影響情緒。在中醫角度上,各類的情緒異常可總括為鬱證,在下篇會有較詳細的介紹。總體而言,要預防情緒病之發生,須正確對待客觀事物,解除思想顧慮;保持健康作息時間,均衡飲食,避免煙酒;配合適量運動,進行鬆弛練習;多培養興趣或聯絡朋友,增加生活體驗和情趣;而患者家人需多關心和聆聽患者,不要過份挑戰其錯誤思想;如患者情況轉壞,如情緒失控、不願上班,應盡快尋求專業人士協助。

最新消息
文章分類
最新文章一覽
熱門標籤
尚無標記。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