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玄奇說】從金庸小說中找尋中醫的足跡
武俠小說泰斗金庸先生為世人留下了足以影響好幾十代人的十五部武俠小說作品,除了小說劇情令人津津樂道之外,金庸先生更將武俠小說提升到文學層次,發展出「金庸學」,讀者們可以從不同角度去探討小說中所載的事物,例如古時建築,中華古代哲學思想,飲食等等,當然跟我們關係最密切的,自然就是醫術了。
金庸先生筆下有很多名醫,例如《飛狐外傳》的程靈素,《笑傲江湖》的平一指,《天龍八部》的薛慕華,以及《倚天屠龍記》的胡青牛等等。中學時期,因為學校要求寫讀書報告方第一次接觸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看了第一本,就自然把其他作品全部讀完。那時候自然不懂太多,人大了,東西懂得多了,再重看這些作品,又有了另一番體悟。當然,習醫後再看,更能發現金庸先生連對中醫學也頗有研究。
談及武俠小說,很容易聯想到的就是「點穴」。「點穴」的手法在現實中確實是有,但效果並非如同小說般神奇,不能讓人動彈不得數小時之久。但在金庸小說中,穴位在使用武功作攻擊時處處可見,如《飛狐外傳》第一回 大雨商家堡第一段:
「胡一刀,曲池,天樞!」
「苗人鳳,地倉,合谷!」
如同這般,以穴位用作為攻擊的位置定位十分常見。此外,穴位及經絡的理論當然亦有談及。如《倚天屠龍記》第十二回 針其膚兮藥其肓中,胡青牛為張無忌治療玄冥神掌的寒毒時的情境:
「胡青牛直思索了兩個多時辰,取出十二片細小銅片,運內力在張無忌丹田下『中極穴』、頸下『天突穴』、肩頭『肩井穴』等十二處穴道上插下。那『中極穴』是足三陰、任脈之會,『天突穴』是陰維、任脈之會,『肩井穴』是足少陽、足陽明、陽維之會。這十二條銅片一插下,他身上十二經常脈和奇經八脈便即隔斷。人身心、肺、脾、肝、腎,是謂五臟,再加心包,此六者屬陰;胃、大腸、小腸、膽、膀胱、三焦,是謂六腑,六者屬陽。五臟六腑加心包,是為十二經常脈。任、督、沖、帶、陰維、陽維、陰蹺、陽蹺,這八脈不屬正經陰陽,無表裡配合,別道奇行,是為奇經八脈。
張無忌身上常脈和奇經隔絕之後,五臟六腑中所中的陰毒相互不能為用。胡青牛然後以陳艾灸他肩頭『雲門』、『中府』兩穴。再灸他自手臂至大拇指的天府、俠白、尺澤、孔最、列缺、經渠、大淵、魚際、少商各穴,這十一處穴道,屬於『手太陰肺經』,可稍減他深藏肺中的陰毒。這一次以熱攻寒,張無忌所受的苦楚,比之陰毒發作時又是另一番滋味。灸完手太陰肺經後,再灸足陽明胃經、手厥陰心包經……」
如同以上般,提及的都是一些經絡和穴位的知識,大都有根有據。當然,以銅片插入身體隔絕氣的流動則並非我們日常行醫會使用的操作方法。然而,我們今日在針灸中常用的,只是《黃帝內經》所記載的九針之一的毫針,但確實有如同書中所載的小銅片般的鈹針(如下圖)。九針形態各異,所要達致的效果也不盡相同。
(網上圖片)
除了穴位外,金庸對中藥亦有不少認識,又如以上《倚天屠龍記》同一回中:
常遇春喜道:「小兄弟,你的藥居然吃不死人,看來我的傷竟是減輕了好多。」張無忌大喜,道:「小弟的藥還使得么?」常遇春笑道:「先父早料到有今日之事,是以給我取了個名字叫『常遇春』,那是說常常會遇到你這妙手回春的大國手啊。只是你用的藥似乎稍嫌霸道,喝在肚裡,便如幾十把小刀自在亂削亂砍一般。」
張無忌道:「是,是。看來份量確是稍重了些。」
其實他下的藥量豈止『稍重』,直是重了好幾倍,又無別般中和調理之藥為佐,一味的急沖猛攻。他雖從胡青牛的醫書中找到了對症的藥物,但用藥的『君臣佐使』之道,卻是全不通曉,若非常遇春體質強壯,雄健過人,早已抵受不住而一命嗚呼了。
胡青牛盥洗已畢,慢慢踱將出來,見常遇春臉色紅潤,精神健旺,不禁吃了一驚,暗想:「一個聰明大膽,一個體魄壯健,這截心掌的掌傷,倒給他治好了。」
當下張無忌又開了一張調理補養的方子,什麼人蔘、鹿茸、首烏、茯苓,諸般大補的藥物都開在上面。胡青牛家中所藏藥材,無一而非珍品,藥力特別渾厚。如此調補了十來日,常遇春竟是神采奕奕,武功盡復舊觀,對張無忌道:「小兄弟,我身上傷勢已然痊癒,你每日陪我露宿,也不是道理。咱們就此別過。」
當中所談的『君臣助使』是方劑學中的配伍考量之一,整條處方應有適當的分配,方能讓藥物有效針對病情。
除了這些,還有很多與中醫有關的事物,例如《飛狐外傳》的程靈素的名字,正是由《黃帝內經》的《靈樞》和《素問》各取一字而成,以此暗示此人與醫頗有關係;以及各式各樣著名的藥物,如黑玉斷續膏、九花玉露丸、九轉回春湯、玉靈散等等,雖大多無注明藥物的組成,但從其命名方法,也可以見到傳統中醫方劑的各種劑形:丸、散、膏、丹、湯、酒等,絕不馬虎。
中醫學博大精深,而金庸小說的內容也絕不少,當中談及中醫的內容也有很多。今天略作介紹,大家以後如果會再看金庸先生的小說的話,不妨也可以留意一下,又有哪些情節和中醫藥有關係吧。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