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面面觀】針刺原則及注意事項(上) - 關浩基醫師
近日重溫針灸經典著作 《標幽賦》,當中有不少理法要點仍是當今至理明言,以下概括幾項為病人及醫者都需注意之事。
先介紹一下《標幽賦》是金元時期針灸學家竇默所著,竇默曾為翰林學士,具有深厚的文學修養。因際遇而習醫,致力研究針刺之道,後來把針灸的要點編成歌賦名為《標幽賦》,希望後世能易學易背。本文將引用《標幽賦》中不同的句子,藉此說明針灸時需注意之事。
拯救之法,妙用者針。察歲時於天道,定形氣於予心。
《標幽賦》第一句就說明針刺是重要的治療方法,因為針灸是直接作用於經絡,從而調節臟腑功能,故此起效比湯藥來得更快,於急救時針灸應是最先的治療方案。而針刺的基本原則就是「察歲時於天道,定形氣於予心」,需要按不同的時間、地點及不同的人製定特異的針灸方案,符合中醫辨證論治原則。
要識迎隨,須明逆順。況乎陰陽,氣血多少為最。
針刺的部位叫穴位,而穴位間連線成經絡,經絡有其行走的方向,故此針尖方向對穴位的意義十分重大。經絡主要作用是行氣或行氣血,不同經脈所載有的氣血量均不同,針刺前應先判定氣血的多少而論刺深刺淺或補或瀉的原則。
先詳多少之宜,次察應至之氣,輕滑慢而未來,沉澀緊而已至。
當確立了針刺的穴位深度,方向後,針刺後更應該注意得氣與否。針體刺進體內之後,可按實際的需要進行不同的手法,或補或瀉、或補陽或瀉熱等,而手法的前提是要先得氣。得氣是指經脈之氣與針體產生感應的方法,亦即氣至,氣至病所才有治療之機。得氣可從患者或醫者感覺而知,患者一般可感到酸、麻、脹、痺,亦即針感;而醫者可感到針尖的反應,若針體活動仍流暢,代表未得氣,若針尖沉緊澀聚,如有物牽引般,即為得氣。
先令針耀而累針損,次藏口內而欲針溫。
針刺古今分別不大,惟此處說明了兩者的不同。現代一般用即棄性針具,針刺前很少考慮針具的異樣。相反,古代因為針具多數作重覆使用,故每次使用完都會有折舊,針具需要定時打磨保養。另外,古時會把毫針含在口中進行加溫,於針刺時作進補陽氣之用,但現時基於衛生的考慮以及對針具加溫的方法甚多,已經不再適用。
目無外視,手如握虎,心無內慕,如待貴人。
當醫者手持針具時,應當十分謹慎,注意一致於病人身上,因為針具就如西醫的手術刀,可救人亦可殺人,所以持針時應當專心一意。病人亦不應在施針時與醫者對話使其分心,有時醫患關係熟落,可能會多談私事,但下針時最好先調節自己呼吸,醫患雙方都需要留神。 「心無內慕,如待貴人」正如《大醫精誠》所言,說是容易,其實很難。曾聽過有高官賢達家人求醫,醫者必定會更加小心留意,不在乎表現醫術,而在乎涉及官非,言語均較平時有所修飾。相反,有時得知病人是拎取綜緩,看病不用錢還多加要求,有時醫者很難不帶有偏見成份。雖然難做但仍需堅持無所偏頗的原則,何況在這個禮崩樂壞的香港,專業人士需要更加堅守道德標準,起碼在診室時保持對病者的中立是需盡量堅守。
圖: 互聯網
コメン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