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逸大夫專欄】燥(一)之外燥


進入秋季,近日氣候明顯變得乾燥,濕度低得感到皮膚又乾又緊,亦很容易感到口乾。原來燥也可以是一種病邪,如之前的文章所論及的「風」,中醫亦認為燥可以分為「外燥」和「內燥」。「外燥」就是外感燥邪,是外感六淫病邪(風、寒、暑、濕、燥、火)的一種。

  燥邪性質乾澀,易損傷人體津液。一般外燥病邪侵襲人體必先侵犯肺臟,所以燥邪外感容易傷肺,損傷肺部津液,多見肺燥的症狀,最常見的症狀就是口乾,甚至咽乾鼻燥,流鼻血的機會亦較大。風燥犯肺引起的咳嗽一般多以乾咳為主,或伴質黏量少難咯的痰。外燥亦可混合其他外邪而帶有偏性,常見可分為「溫燥」和「涼燥」。「溫燥」可見津傷而帶有風熱症狀,治療上需潤燥清熱,而「涼燥」則見津傷而伴有風寒的症狀,需以潤肺合散寒的方藥治療。

  外燥亦常見於引起皮膚疾患,及令慢性皮膚病患者的病情加重。直接上,外燥之邪可直接損傷皮膚津液,引起一系列乾燥性的皮膚敏感瘙癢疾患。間接上,由於肺主皮毛及一身之表,主通調水道,外燥傷肺亦可使肺臟供養皮膚的津液不足。

圖: 互聯網


最新消息
文章分類
最新文章一覽
熱門標籤
尚無標記。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