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脈枕的兩端】體會痛苦


久病可以成醫,但沒有醫生可以患盡世間之疾苦。

然而每天都要學著去體會患者的痛苦。

把患者的描述轉化成身體的感觀,體會感觀在中醫理論上的意義。

從描述中覺察患者心靈的光景,幫助去找到曙光。

東亞患者傾向忽略精神詞匯描述,更多使用身體詞匯。

例如「胸悶」、「疼痛」、「胃口差」,而不選用「悲傷」「失落」「鬱結」等詞。

有些時候患者的症狀是與情緒明顯相關,有些時則不。

就在交談裡面嘗試聆聽。

我造藥患過濕疹,明白那種痕癢;

跌傷過腰,理解那種骨頭裡面的痛;

最近有了點足底筋膜炎,讓我去理解那種無力。

走過了一些歷險和旅程。

然而我明白,在世間,這些仍然是很有限。

何況結疤了,仍然會隱隱作痛,永遠提醒著我。

我祈求著自己既專業又憐憫,

不會因為知識的增長而冷漠;不會因著對疾病的把握而無情。

不做「旁觀痛苦的他人」。

不會去說著「雖然無得醫,但看著公公婆婆牽著手,我很安慰」;

也不會去說著「看見婆婆推著公公上醫院的斜路很感動」的傻話。

這一刻的圖畫是溫情,是醫療的成功。對於病人,這是受苦者的掙扎。

死是每人的終局,問題只是如何去死。

去體會糾結,去走進絕望,去品嘗苦毒,去經歷離別,去迎接孤單,

去體會心靈的沉重,去涵納世間的痛苦。

有人是菩薩心腸,落地獄去為人找出路。這很好。

我沒有那種大智慧,

那麼請容讓我這讓軟弱的人去與他們一同經歷,一同去找出路。

在痛苦裡面,依然可以本著一點信念,

讓哀傷和憤怒都變成一點溫暖,繼續走下去。


最新消息
文章分類
最新文章一覽
熱門標籤
尚無標記。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