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專病探討】小兒咳嗽


踏入秋冬季節,很多人都會留意到身邊有不少人咳嗽感冒,尤其小孩更是多見。其實咳嗽是一年四季均會發生,但以冬春二季為多,因冬春二季環境氣溫變化大,容易影響肺部,造成咳嗽。

從中醫角度來看,小兒咳嗽有外感及內傷之分,外感咳嗽較內傷咳嗽常見。小兒臟腑嬌嫩,抵抗力不足,易受外邪所侵,其中古書《諸病源候論》亦指出“小兒解脫,風寒傷皮毛,故因從肺俞入傷肺,肺感微寒,即嗽也"。外感咳嗽多因風、寒、熱、燥等外邪侵襲所致,其特徵是:發病急,病程短,常常併發感冒。另外小兒肺脾功能較弱,脾虛易生痰濕,肺氣不足咳嗽難癒,故小兒內傷咳嗽多以脾虛、肺虛為主,臨床上病情長而緩慢,並反復發作纏綿難癒。

各種不同証型的咳嗽,均有不同的中醫治療原則及方藥。如外感咳嗽,其病尚淺故較易治,治法以疏風宣肺止咳為主。痰濕、氣虛、陰虛等內傷咳嗽,因其病程較長較深,病因複雜,治療時宜針對肺脾腎三臟進行審証,如痰濕咳嗽,治法要化痰止咳;氣虛咳嗽,治法要補肺健脾益氣;陰虛咳嗽,治法要養陰潤肺止咳。用藥治療同時亦需注意飲食、調適寒溫,方可縮短病程,使病易癒。

食療

1. 風寒咳嗽:症見咳嗽頻作,咳聲重,咽癢,痰白清稀等

-南北杏15克,陳皮3克,茯苓15克,加瘦肉3両,以水煎服

-紫蘇10克,生薑3片,北杏6克,紅糖適量,以水煎服

2. 風熱咳嗽:症見咳嗽不爽,痰黃粘稠難咯,口渴咽痛等

-南北杏15克,雪梨1個,川貝6克,加瘦肉3両,以水煎服

-桑葉10克,菊花10克,杏仁10克,白糖適量,以水煎服

3. 燥咳:症見乾咳無痰或少痰,不易咳出,咽乾鼻燥,喉癢聲嘶等

-雪梨1個,川貝母6克,羅漢果半個,加瘦肉3両,以水煎服

-沙參15克,玉竹15克,麥冬15克,以水煎服

4. 痰咳:症見咳嗽痰多,喉嚨痰聲重,精神疲倦等

-陳皮10克,核桃肉20克,生薑3片洗淨加水煮沸,文火煮成粥

5. 氣虛咳嗽:症見咳嗽乏力,痰白清稀,面色蒼白等

-淮山藥15g,芡實15克,陳皮10克洗淨加水煮沸,文火煮成粥

小兒保健推拿

1. 內八卦:用大拇指順時針按摩患兒手掌300次

2. 推肺經:用大拇指來回按摩患兒無名指掌側300次

3. 揉膻中:用掌根來回摩擦兩乳中間胸骨部300次

預防及護理

1. 加強身體鍛鍊,多作户外活動,增強小兒抗病能力

2. 注意氣候變化,防止受涼,注意保暖

3. 注意餵養方法,多給予易消化及富營養之食品

4. 病時注意休息,多飲水,減少與烟塵等刺激

5. 保持室內空氣清新及空氣流通

以上謹供參考,臨床上需向註冊中醫師查詢。

最新消息
文章分類
最新文章一覽
熱門標籤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