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專病探討】小兒鞘膜積液的中醫治療


鞘膜積液,好像很少聽聞,但其實此病並不罕見,而且好發於小兒。此病中醫名之為水疝,是由於睪丸鞘膜囊內或精索鞘膜液體積聚過多而引起的囊性病變,可分為睪丸鞘膜積液或精索鞘膜積液。

本病的特徵是陰囊或陰囊上方的精索部腫大,於這些部位出現皮膚表面光滑、皮色正常、無熱、有囊性感的卵圓形腫物。積液增多時,囊性腫物隨而增大;按壓腫物會有波動感或微硬,大多數腫物無壓痛或壓痛輕微。若陰囊腫物過大,會引起下墜感或行動不便,而睪丸則不易觸及。

要注意一點,本病需要與腹股溝疝氣鑒別。腹股溝疝氣,俗稱小腸氣,簡單來說,就是腹腔內容物(如大腸、小腸等)落入腹股溝或陰囊中的疾病;症狀是於腹股溝(即腹部與大腿前側交界處)或陰囊出現腫脹。當久站、咳嗽、打噴嚏、劇烈運動或腹部用力時,腫脹會增加。當平躺或腹部放鬆時,腫脹會縮小,甚至消失;有些患者則需要用手推壓腫脹部位,才能令其消失。不過,腫脹消散後,又會因腹壓增加而再出現。若平躺時,推壓腫脹部位,不能令其縮小,而伴有腹痛、便秘、嘔吐或食慾不振等症狀,顯示腸臟可能卡住不能回納,成為嵌頓性疝氣。如卡住時間越長,腸缺血性壞死的機會越大,繼而甚至出現敗血症而危及生命。據上所述,鞘膜積液的症狀亦有類似腹股溝疝氣之處,因而兩病容易混淆難辨;例如,兩病於陰囊或腹股溝區域都可出現腫脹,而鞘膜積液患者平躺時,其腫物亦有可能回縮。故此為免延誤診治,若腹股溝部位或陰囊出現腫脹,應及早尋醫診斷並作適當治療。

病因病機

中醫認為水疝與脾腎功能失調關係密切。中醫學指出脾主運化水濕,若脾失健運,運化乏力,則水濕瀦留;腎主水,若腎氣不足,或腎陽虛衰,則水液不能蒸騰氣化。因此,若脾腎功能失調,會導致局部水液的運行、吸收與分泌失常,成為水疝的病因。若嬰幼兒先天脾腎功能不佳,或睪丸從腹部下降入陰囊後,通道閉合不良,則水液容易下注睪丸或精索鞘膜積聚而成水疝。由於小兒形氣未充,脾腎功能容易不足,故此水疝容易於小兒身上出現。

此外,水疝亦有因為濕熱下注而發病者;不過,因為此原因而發病者較為少見。

辨證論治

如上所述,水疝大多由於脾腎功能不足所致。腎氣虧虛型水疝,多見於嬰幼兒。患兒可見小便頻、脈細滑、舌苔薄白等症狀。治療宜温腎通陽,化氣行水;補腎温陽藥可用山萸肉、肉桂等,利濕藥則可用茯苓、澤瀉、車前子等。

而脾腎虛寒型水疝,則多見於病程日久者。患兒多見陰囊寒冷,墜脹不適,時覺疲倦,精神不振,面色蒼白,腰膝痠軟,大便稀溏,小便清長,脈沉細,舌苔白。治療宜温補脾腎,化氣行水;補氣健脾藥可用白朮、黃芪等,利濕藥可用茯苓、豬苓、澤瀉等,補腎温陽藥則可用山萸肉、小茴香、肉桂等。

若因濕熱下注而發病者,其症狀可見陰囊温熱潮濕或睪丸腫痛、小便赤熱、舌紅苔膩、脈數。治療宜清熱利濕,中藥可用茯苓、豬苓、澤瀉、山梔、車前子等以清利濕熱。

由於水疝發病所在位於陰囊或陰囊上方的精索部,此處為肝經循行路徑,故此要適當加入疏肝理氣中藥如柴胡等,以使此處經絡疏通以利積聚之水液能夠有效疏泄。

中醫藥治療本病有良好的療效,為患者提供一個不錯的治療選擇。

最新消息
文章分類
最新文章一覽
熱門標籤
尚無標記。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