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脈枕的兩端】方案的設計
一個中藥處方,要與患者之間對處理方案有所共識。第一個是劑型,用湯藥、沖劑,或是其他傳統丸散膏丹,都要考慮。有法例限制,臨床效果與及方便性作出權衡。我個人喜用湯藥,效果明顯更好,大概看多了的病人,都可以明感受到。 然而並不單純開湯藥就解決問題。服藥多久,服多少,都要考慮。...


【脈枕的兩端】治療的選擇
當醫患之間已經一起在治療上有了共識,就要開始思考怎麼樣去治療。該針就針?推拿就推拿,開藥就開藥。不就是這麼簡單嗎? 實際上確實不是。 不同治療之間會有不同的效果、成本和受苦程度。每一種都要考慮患者的實際環境。例如不同疾病有不同階段,在下曾有腰傷,起初需要針灸推拿復位,湯藥...


【脈枕的兩端】 治療與否
醫患之間,有好多理解上的落差要溝通說明。患者來到的,有時候是因為「不適感」,有時候是因為「一個疾病」,有時候是因為「檢查指標」,有時候是因為一項「憂慮」。假如是一項不適感,那麼問題清晰,說明就很簡單。如何治療、治療多久、花費多少、治療祈望,這些都容易說明。...


【脈枕的兩端】太多和太少的溝通
當與患者建立構通和關係的時候,總是要在想怎麼理解患者的表述。 患者的表述,主要仍然是其所視所覺察的世界。有時候患者覺得不重要的,臨床上可能很重要。而有量候患者覺得重要的,臨床上未必有著一樣的理解。需要雙方互相調整,讓診療可以按患者的需要來進行,讓治療達到期望。...
